澳門新選舉制度的優(yōu)越性
——兼論與美歐選舉制度的比較
即將舉行的澳門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是按照新選舉制度、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澳”的首次實踐,。二○二四年澳門特別行政區(qū)修改《立法會選舉法》,,將以往選舉實踐的成果法制化,在優(yōu)化完善選舉程序的基礎上,,設置了立法會參選人政治上“擁護及效忠”的資格標準和審查機制,,確保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立法會議員由真正的愛國者擔任。這是確保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政治穩(wěn)定和政權安全的重要制度設置,,也是“一國兩制”在實踐中與時俱進的具體體現,。
澳門立法會選舉制度是在“一國兩制”實踐中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與美國,、歐洲國家的選舉制度相比,,去年修法后的澳門新選舉制度具有顯著優(yōu)越性。這是一套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符合澳門實際情況,,能夠確保澳門長期繁榮穩(wěn)定的好制度。
一,、澳門新選舉制度是符合“一國兩制”初心本義,,能夠選出堅定愛國者,確?!皭蹏咧伟摹钡暮弥贫?/p>
鄧小平先生當年提出“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方針,本身就包含著“愛國者治理”原則,?!皭蹏鴲郯摹奔仁菍Π拈T立法會議員的基本要求,也是澳門立法會議員應有的政治責任,。
比較美西方國家近些年的選舉,,我們可以清晰發(fā)現,在這些國家的民主制度下,,出現越來越多的選舉亂象,。如在西班牙,,一些主張獨立的人士被選進加泰羅尼亞議會,二○一七年九月加泰羅尼亞議會經過十一小時辯論,,以七十二票贊成,、十一票棄權、五十二位議員退席抗議的大比數通過獨立公投議案,,十月一日舉行獨立公投,。隨后,西班牙政府宣佈暫停加泰羅尼亞地區(qū)自治權,,并追究刑事責任,。二○二一年美國國會暴亂,一些國會議員被觀察到,,作為“內應”帶領民眾穿過國會大廈,,作為第二天暴亂活動的“預先偵察”。即使政局平穩(wěn)的葡萄牙,,也出現了奉行右翼民粹主義和民族保守主義的極右派政黨,,在二○一九年國會中獲得一個席位,二○二二年獲得十二席,,二○二五年增加到六十席,,成為葡萄牙國會的第二大黨。這使葡萄牙不再成為歐洲極右翼浪潮的例外,,還面臨著政府組閣和治理上的重大挑戰(zhàn),。
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歷來就是從政者應遵循的政治倫理,。民主的前提是國家安定,,而不是造成國家動盪,更不能威脅國家安全底線,。只有在國家安定穩(wěn)定的前提下,,民主才能體現人權充分保障的政治價值。澳門的民主選舉雖然不是主權國家性質的選舉,,但也符合民主選舉的一般倫理,,不能因為選舉帶來社會不穩(wěn)定,更不能為激進分子和分離勢力提供溫床,。澳門新選舉制度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確保把反中亂澳分子排除在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管治架構外,反中亂澳分子一個也不能進入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立法會,,選出堅定的愛國者,,確保特別行政區(qū)政權安全。
二,、澳門新選舉制度是著眼“一國兩制”人權體系,,保證澳門居民有效行使民主權利的好制度
由愛國者治理澳門,,這是最真實的民主。澳門從一九七六年開始引入立法會選舉,,當時選舉法對居澳的中國人作了很多限制,,選舉權是不平等的。直到一九八四年,,所有澳門居民才獲得同等的投票權,。事實上,當時由澳門人依法選出的立法會,,只享有有限的立法權,,立法大權集中在總督??偠接善咸蜒牢?,代表葡萄牙管治澳門。
澳門基本法賦予澳門居民廣泛的民主權利和自由,。澳門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澳門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和結社、集會,、游行,、示威的自由。澳門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參與國家事務管理,。非中國籍的澳門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在內的廣泛政治權利和自由,。非中國籍的永久性居民也可以當選為澳門立法會議員。民主程度是回歸前葡萄牙的殖民管治所不能比擬的,。
澳門新選舉制度的政治資格審查制度是一項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制度,。這種政治資格審查與剝奪政治權利不同。剝奪政治權利是刑罰的一種附加刑,,須以構成犯罪為前提,,并由法院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包括既剝奪選舉權,,也剝奪被選舉權,,以及剝奪其他方面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在新選舉制度中,,“不擁護”和“不效忠”只是在一定期限內取消參選資格,,但沒有取消選舉權。這既不影響該人參加投票,、行使選舉權,,也不排除在一定期限后,、經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重新審查后恢復被選資格的可能,這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了尊重居民行使投票權和當家作主意愿,。
三,、澳門新選舉制度是體現“一國兩制”價值理念,與澳門社會文化相適應,,避免社會撕裂的好制度
“一國兩制”是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濃厚中國政治文化底蘊,蘊含“和平,、包容,、開放、共享”價值理念的制度體系,。澳門新選舉制度是“一國兩制”價值理念在民主領域的具體體現,。
“對抗式競選”是美西方選舉制度的重要內容和“標配”。為在競選中獲得更多選票,,不同黨派的候選人往往制定差異性,、對抗性的競選綱領和政策承諾,互相傾軋和攻擊,。一些人口,、移民和族群文化、貧富差距,、政府治理能力,、產業(yè)結構和經濟危機等問題往往被有意識放大和無限擴大,加劇了社會分化和社會對立,,導致不同政治勢力和社會群體的撕裂和衝突超過了可控范圍,。美國近些年幾次選舉都是在政治極化和社會撕裂的背景下進行的。二○二○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特朗普競選連任失敗卻拒絕認輸,,反覆宣稱選舉存在大規(guī)模舞弊。數千名特朗普支持者發(fā)動大規(guī)模騷亂,,闖入國會大廈,,打斷參眾兩院認證拜登贏得總統(tǒng)大選的聯席會議。二○二四年特朗普再次贏得大選,,在二○二五年一月二十日總統(tǒng)就職日當天宣佈赦免約一千五百名騷亂參與者,,十四名騷亂參與者減刑,并立即執(zhí)行,。
澳門不需要美西方民主的那一套“對抗式競選”,。澳門地方小,更經不起折騰,?!皭蹏鴲郯摹笔恰耙粐鴥芍啤毕掳拈T選舉制度的底色,。講和諧穩(wěn)定,有事好協商是澳門社會的主流文化,。澳門新選舉制度立足于“愛國愛澳”,,畫出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保持澳門特別行政區(qū)長期繁榮穩(wěn)定的最大同心圓,競選活動更加理性,、公平,、有序,維持了澳門社會的祥和穩(wěn)定大局,,推動澳門“一國兩制”事業(yè)不斷健康發(fā)展,。
四、澳門新選舉制度是提升“一國兩制”治理效能,、確保澳門特別行政區(qū)長期繁榮穩(wěn)定的好制度
民主是一種公認的政治理想和目標,,也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然而,,實現民主有多種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判斷一種選舉制度是不是好的民主,,要看這種選舉制度是否可以選出優(yōu)秀的管治人才,有助于提升治理效能,,是否可以增進民生福祉,,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而非單純投票形式,。
在美西方國家的選舉制度下,,候選人為了選舉拉票,往往僅是根據選民的眼下需要撰寫政綱和制定政策,,忽視國家和社會的長遠利益,。美國自一七八九年華盛頓首次當選總統(tǒng)以來,已經舉行了六十次總統(tǒng)選舉,,國會兩院議員的選舉更是不計其數,。然而,兩百年來,,美國國債增長驚人,。根據美國有關網站公佈,截至二○二五年四月廿七日,,美國國債達到三十六點七萬億美元,。平均每一美國公民負債十萬七千四百六十七美元,。而二○二四年美國選舉是歷史上最昂貴的選舉,總支出將近一百五十九億美元,,超出了二○一六年選舉支出(六十五億美元)的兩倍,。在其他一些國家或地區(qū),推行美式民主,,反而造成惡性犯罪“高頻發(fā)生”,、失業(yè)率“居高不下”、通貨膨脹“高燒不退”,,官僚主義照樣,,官員腐敗繼續(xù),并沒有帶來這些國家和地區(qū)人民期盼的經濟發(fā)展和良政善治,。
澳門小城,,舉行立法會選舉是一件大事,各方面都很關注,,也有不少討論,。其中多數聲音都是認同澳門這套選舉制度的,但也有一些雜音,,說什么“選舉氛圍冷淡,,是選舉制度不民主造成的”“政治審查設篩查機制,排除異己”“澳門政治環(huán)境變糟,、民主管道正在收窄”“立法會已不具有代表性”“落實愛國者治澳,,是澳門民主的倒退”。這些說法似是而非,,很容易誤導普通居民,。這是缺乏對選舉制度正確認識,也是對澳門民主制度不自信的表現,,甚至不排除是對美西方選舉保持了虛幻理解,、盲目迷信。
選 言